绝地反击!“小语种+”能成为拯救外语专业招生的“妙手”吗?丨高招录取面面观③

 人参与 | 时间:2024-11-23 22:42:19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王沫依 实习生 张佳慧 王铠呈

绝地反击!“小语种+”能成为拯救外语专业招生的“妙手”吗?丨高招录取面面观③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近年来,小语种+外语类尤其是绝地救外小语种专业备受网友们热议。从曾经被视为连接世界文化的反击桥梁,吸引大批考生争相就读的为拯好专业,到近几年的语专业招招生遇冷,小语种像坐了过山车。妙手面观为寻找“破局”之法,丨高“小语种+”的招录专业模式蔚然成风,多所高校推出“小语种+社科类”“小语种+新工科”双学士学位复合人才培养计划。取面为什么小语种专业在近十年间快速遇冷?“小语种+”能成为拯救外语专业招生的小语种+“妙手”吗?

小语种“回暖”,“小语种+”成为关键词

近年来,绝地救外伴随着人工智能普及与时代发展带来的反击双重挑战,小语种专业的为拯实用性和市场需求相对缩减,小语种招生不断遇冷。语专业招例如今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历史类)202外语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降了1693名;提前批北京语言大学(物理类)102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下降4503位。妙手面观但是,也有部分院校外语类专业最低录取排位上升,如天津外国语大学202外语组(历史类)最低排位上升10257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历史类)含小语种专业的202专业组比去年上涨3983位。

经过前两年分数线的大幅下降,在今年广东高招录取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应对外语类的招生“寒冬”,提出了9个“小语种+”双学士学位项目,包括法语(国贸双学士学位)、朝鲜语(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德语(国贸双学士学位)等一系列双学士学位的专业。且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专业不再单独招生,入读小语种专业即全部就读双学位。在此情况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粤招生外语组物理类最低排位上升20271位,历史类最低排位上升10110位,不但止住颓势,反而逆势上扬。

毕业于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唐子茜,在今年高考中被录取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专业组,第一志愿就选择了“朝鲜语+金融”双学位。她表示:“ 这样的双学位设置比较符合当前国家的对人才的需求。单纯的小语种就业方向狭窄,如果进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可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满足当下各行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这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对一门语言和当地文化的兴趣,也会成为学习小语种的一大动力。”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小语种+”模式对于拯救外语类专业的积极意义。但是,记者也对比了其他高校,发现四川外国语大学在粤物理类和历史类新增西班牙语(“西班牙语-电子商务”双学位专业),今年在提前批专业组中投档最低排位物理类上升2804名,而历史类却下降965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前批历史类在粤招生的日语(含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双学士学位项目)、西班牙语(含国际经济与贸易-西班牙语双学士学位项目),该校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较去年下降501名至3232名。复旦大学历史类在粤新增“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今年该专业所在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由183名升至162名。可见,“小语种+”的招生情况非常复杂,其对于小语种的“拯救”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的。

小语种专业为何“遇冷”?

对于小语种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遇冷的情况,在近几年已经有所反映。究其原因,在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晓斌教授看来,技术的进步、经济形势变化、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是包括小语种在内的外语类专业招生遇冷的重要原因。

刘晓斌指出,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纯语言人才的需求。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机器翻译和智能语言处理技术日益成熟,在很多简单的商务文件翻译、日常交流等场景中,机器翻译已经能满足基本需求。相较于专业的翻译人员,机器翻译更加省时省力,且能节约成本,这正是当前小语种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汕头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学生周萌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语言翻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翻译途径越来越多,自然对人工翻译的需求量就减少了,会对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我在学习西班牙语之余还辅修了新闻学以便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相比许多学生的就业焦虑,也有一部分同学仍保持乐观心态。对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专业的笑笑表示:“人工智能在现今的科技条件下,仍然不能代替一位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的小语种从业者。更何况一些工作是需要文学、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例如文学翻译,依赖的是深层次的语言知识,不只局限于文字表意,很多延伸意和隐含意都是机器不能体会到的。需要人在原本的语义大楼上再建造出更伟大的东西,这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

此前,教育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一直吸纳大量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前些年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导致毕业生数量过多,竞争压力增大。但是,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对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有的外语类专业的开设门槛相对较低,当形势变化时,小语种专业便受到了冲击。“受目前经贸环境影响,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国际贸易和跨国合作的规模和频率有所波动。国际形势的变化客观上影响了外语类,特别是小语种专业的就业机会。”刘晓斌表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互联网、教育培训等行业招聘需求下降。在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中,教育在整体就业分布的占比中呈下降趋势。毕业后在教育行业中就业的毕业生从19.69%下降至12.58%,除此之外,毕业后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毕业生占比也有所下降。重庆外语外事学院2023年的就业质量报告年度报告对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对口度进行了统计,并指出日语和法语专业的就业对口度最低,分别为67.31%和50.00%,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则表明,2023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仅为68%。

此外,整体社会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且市场上也存在较多数量的外语辅导机构,大量非外语专业但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外语类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不再明显。

“小语种+”能否成为破局“妙手”?

面对外语类尤其是小语种人才招生、培养的困境,从2022年起,教育部发布的《做好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应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小语种+”成为不少高校外语专业试图“破局”的“妙手”。

针对当前外语类的招生录取状况,刘晓斌肯定了“小语种+”模式对于拯救外语类专业的积极意义。他表示:“‘小语种+’模式使得毕业生能够在国际化的科技企业中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能够参与国际项目的开发、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语言和技术支持。尤其是‘小语种+新工科’会更加受欢迎,因为在工科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同时新工科相关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薪资水平,自然吸引了考生的关注。”

“学习语言是外语专业学生要做的第一步,如何理解并更好运用才是更重要的。”毕业于广州市第二中学的王彦今年被北京大学英语专业录取,虽然英语并非小语种,但她对“小语种+”的培养模式也表示认同:“除了对就业方向的积极影响,外语的专业思维如果能和其他专业的思维进行一些碰撞,对于学生本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也认为学习语言不应仅限于单向的接受与理解,更需要通过交流互动来深化认知,并在实践中检验与运用所学。交叉学科培养计划有利于多维度发掘语言的意义,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不同专业思维的碰撞中更为充实。”

但是,“小语种+”能不能视作“灵丹妙药”呢?刘晓斌指出,事实上,高校不能完全依靠“小语种+”模式来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仍旧要重点关注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如果‘小语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在两个领域都学得不精,那么就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如果有些课程只是简单地叠加,‘两张皮’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学生无法掌握两个领域的核心技能。同时专业内部要不断进行优化升级,针对环境做出及时的调整。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小语种+’的组合和培养方向,依然可能会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刘晓斌表示。

那么高校应当如何提升外语类人才培养质量呢?在王彦心中,语言本身的学习依旧是最重要的:“我仍然认为外语专业的培养首要还是应专注语言本身,但也要关注语言的实用性,挖掘语言不同场景的深度运用和多元价值,关注好广度,也要重视培养的深度,向更高层次的语言人才培养迈进。”

刘晓斌认为,高校要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指导、优化师资队伍、加强高端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着手。“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同时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与就业市场加强联系,只有解决了就业端,考生报考的热情才不会下降。”刘晓斌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而高校在本科阶段应重点瞄准高端人才培养,如往研究型人才方向培养,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力度,因为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

顶: 25踩: 1883